“你看,啷個石頭怎么還會動?”5月16日下午,四川省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瀘石TJ4項目部駕駛員夏鎮在工地上發現了一塊會動的“石頭”。
之后經多部門現場鑒定,“怪石”原來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——野生娃娃魚,5月17日下午在多部門見證下,這條被四川交建施工者救助的娃娃魚成功回歸自然。
“那天我剛出拌合站門口,就看見前面一塊石頭在動……”在發現“怪石”后夏鎮下車仔細觀察,“當時我就覺得這塊石頭不一般,像是之前在學習強國上看到過的娃娃魚。”
夏鎮立即打電話向領導匯報了此事,大家初步辨認這塊“石頭”體表光滑無磷,布滿粘液,身體扁平,應該是一條娃娃魚。
“如果是野生娃娃魚那可是國家保護動物,先把它轉移到安全地方。”項目部第一時間撥打電話報警并把娃娃魚轉移至項目部內。
接警后,瀘定縣德威鎮派出所民警、瀘定縣森林警察大隊磨西派出所先后趕到現場,經森林警察判斷,初步判定這是一條野生娃娃魚,隨后將其帶回交至瀘定縣農牧執法局進行放生。
一直以來,四川交建非常重視對職工的環保教育,瀘石高速項目位于大渡河邊,項目部周邊山林水源密布,野生動物繁多。項目部入駐后第一時間開展了相關環水保教育工作,在推進項目施工的同時致力于保護大渡河兩岸生態環境資源。入駐一年來,四川交建制定了詳細的環水保方案,組織環水保應急演練,組織項目部黨員、團員、青年職工撿拾標段內垃圾,并明確規定項目在施工過程中發現野生動物,一定要及時保護并上報。此次及時救助國家保護動物,正是四川交建重視環保,將環保工作落到實處所帶來的的成果。
如果說在為邊遠地區修建高速公路是交通建設者功在當代的業績,那么有效保護野生動物資源,維護駐地生態環境健康穩定發展,將是四川交建人義不容辭的職責。